三支一扶和省考难度一样吗(三支一扶考试是不是很容易的呀?)
推荐文章
和公考比起来,三支一扶TM容易太多了好嘛
我20年还没毕业就开始备战国考了,结果笔试比第二名低了1.9没进面。应届生身份没了,考虑过后决定转战三支一扶,皇天不负有心人,准备了两个多月后上岸了。
说实在话,三支一扶的考试内容、题型啥的真的容易,唯一一个障碍大概就是竞争对手多,竞争压力大。尤其是从我们这批20届的毕业生开始,受疫情影响,三支一扶也成了香饽饽。
所以即便三支一扶相对于公考、事考要容易很多,备考的时候也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最好早早开始准备,卷得卷中卷,方为人上人。
我考的是山西的三支一扶考试,它只考公基一门,内容主要是法律、公文、马哲、中特、常识、科技、经济、时政,考察的知识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所以我备考的时候把自己的复习计划分成了四个阶段,看教材打基础—看网课梳理知识点—巩固练习—冲刺模拟。这是我研究各种经验贴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安排,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参考,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规划。
对于从来没接触过三支一扶的我来收备考前期要选择什么样的资料我是毫无头绪。当时在某宝浏览了大量的教材,其中中公、华图和粉笔这三家大机构的资料是评价最好的。
中公和华图都有对应省份的专项教材,对比之下内容都一样,质量、评价也都差不多,华图的这套教材是真的很棒,还有配套的历年真题卷,省了去买真题卷了。
至于刷题资料这块,啥也不说了,粉笔公基5000题一生推!
我大概用了有一周的时间,按照教材知识点的安排顺序,把公基的知识点前前后后的浏览了一遍,三支一扶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可以约等于公考行测里的常识部分,毕竟我有这块经验,当时复习的时候我总想仰天笑两声先。
考试内容搞清楚了就得开始记知识点。毕竟公基这些杂乱的知识点并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迹可循,日积月累背诵记忆才是复习的主旋律。
记忆力好的人可能记一遍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点了,就算是提问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不过本人记性是完全不能恭维,要说从小到大我最烦的是什么,背书要数第一。别人是记得快,我是忘得快。
我当时最先学的是政治和法律这两个模块,想着政治高中学过还能吃点老本,法律不好记放的靠前一点,背个一周时间应该不短了,应该直接就能把两块给拿下。我还特意把每天的黄金一小时早上七点到八点这个点留给背诵。结果呢,记忆效果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也不为过。一周间哪一天都没落下,可就是没真正记住什么东西,一直在背和忘的循环中重复,说自己是鱼的记忆可能鱼都嫌弃我。
眼见靠自己知识点是一点都进不到脑子里了,我只能想其它办法。知识点要想记得牢固,理解是首位的,充分理解是有效把握知识点脉络的前提,毕竟只有先理解到位,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
我教材看完之后,后面跟的《毛迪三支全课》,跟着老师梳理好的思维导图把公基里那些核心考点全理清楚了,不怕知识脉络把握不住,复习的时候毛迪得好好看,这是拿高分的重中之重。
毛迪的公基部分我是从头到尾没倍速给看完的,全程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梳理知识点,遇到当初看教材时抽象难理解的地方都再重复刷几遍。课看完再配合着刷题巩固,知识点掌握的有七八成,做题保底有个70+的分数,其实后续练题及时跟上的话,拿个75+也可以。
粉笔app这里也派上用场了,每周六都有免费的模拟考试,模考成绩虽不能尽信,以我曾备考过公考加三支一扶的经验来说,粉笔模考考的好的人实战可能不一定好,但如果模考都考不好的人实战肯定也考不好。
刷题我做的最多的还是粉笔的公基5000题,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都有对应的专项练习题,用来课后巩固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刷题只是过程,最终的目的是要查漏补缺、掌握知识点,所以刷完题之后的整理总结错题也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刷课,练习,整理错题,参加模考这个流程不知道反反复复重复了多少遍,知识点是越练记得越牢固,全程没有再背书,当时就差不多达到了翻到了随便提一个知识点,就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的地步。
一个半月要达到这种程度,对我来说,可能就和打麻将不能少人一样,毛迪,记错题,刷题练习,缺一不可。
不过只听课、刷题没有背书记忆的知识点,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为了避免脑子中的公基知识点只是短暂的爱了我一下,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我就像个陀螺,一直不断的刷题,整理错题,看错题,再刷题。考前还剩半个月,才开始了下一阶段。
最后半个月主要就是模拟冲刺和查漏补缺。每套卷子都要按照考试的流程严格要求自己,两天一套,一天做题加回顾之前错题,背诵检测出来的遗漏知识点,一天反思整理试卷,记录新的错题(这个阶段我专门搞整理一个新的错题本,记录真题里的错题后之前专项练习的错题区分开)。
这样的备考节奏我一直持续到考前两天。剩下那两天我就又打印了几份真题试卷,一方面可以保持做题手感,防止真正考试时出现手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继续延续查漏补缺的工作,尽可能扫除所有的知识盲点。
考试那天我自己打着车轻轻松松的就去了,最后成绩出来比平常模拟成绩还高了几分,75.2进面。
这里还需要插播一条关于复习过程中重点内容安排的问题,众所周知公基知识点繁杂的不能行,要真每个模块都当成重点复习完,那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还是得有侧重点!
No.1梯队:政治、法律
政治是公基中分值占比很高的部分,具体考察马哲、毛概、中特和时政,其中马哲和时政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初高中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接触过,想要真正掌握住其实并不难。
No.2梯队:公文、管理、经济
公文部分在整张试卷中的占比一般,难度不大。备考时用心记忆几中常见的公文格式、特点和行文规定就行,因为常考的公文格式也就是哪几种。管理、经济所占分数比重都不是很大,难度比法律要简单很多,结合着毛迪老师的讲解再多刷题就能将这几部分掌握。
No.3梯队:文学、历史、地理和科技
这几个模块考察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出题也比较灵活,难度不大,但是不好完全掌握。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取舍,别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不然付出和收获很难成正比!
笔试上岸后就要开始好好准备面试了,不要掉以轻心,面试被逆袭的人也不在少数。
面试个人感觉没必要报班,就算是报了班,复习的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努力,得下劲儿,毕竟面试刷人还是很残酷的,就算考个第一名,除非是断层,不然稍不留神也就被后面的人给逆袭了。因为我平时还是比较健谈的,备考的时候就没报班,全靠自己看各种经验贴摸索。
准备面试其实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战。教材只买了一本中公的面试一本通,上面有往年面试的真题和模拟题。其中模拟题都是结合当下时政热点新出的题,说不定面试还能碰到原题。我一般是上午看教材,整理各种题型的答题框架,有时脑子空空没有墨水,就从人民日报和半月谈上找灵感,下午刷题对镜训练,晚上主要是背诵、积累素材。
训练过程中镜子、手机、计时器是必备工具,时间观念我觉得不用再强调了,思考时间和答题时间都要把控,包括口头语、过渡词这些在平时训练中都要有意识地练。
面试的西装买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上身试试,一般西装都是比较合体的,不合适会影响到正常活动,穿起来不仅不美观,也显得人不够利落,质感一定要好,常规款式就好,不仅面试可以用,以后开会、参加活动都可以穿。
考场上还需要注意的:面试要有头有尾。这里有个小细节,在面试结束时,要记得及时说“答题完毕”,考官不会想听超时以外的内容。这也是遵循考试规则的体现,守规矩的人自然能博得好评。其实三支一扶的面试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通过,只要你得体大方,不紧张结巴,分数不会低。
做到这几点,只能说你的面试准备算是合格了,不过还达不到能让面试官青睐你的程度。下面再分享一下面试官欣赏的考生有哪些标准。
首先形象好、气质佳、声音美一定是锦上添花的,一天下来考官要面很多位考生,越是到后期,考官对回答内容的关注度也就越低,如果能在第一印象上就吸引到面试官的关注的话,很容易就能打破原本枯燥的氛围,也就能够贏得考官更多的青睐了。
答题内容讲究框架严谨,条理清晰,内容既有深度也有高度,丰富且有亮点,这也是高分答案的表现,作答内容一定要和其他考生答出差异性,面试官怕的就是说话不讲究逻辑顺序,只顾自说自话、说话浮夸的考生。
考官更喜欢大方自信,立场坚定的考生,考场上动作流畅自然、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考官自然就愿意听你说,认可你的答案。结巴、卡壳停顿、口头语过于频繁也是不讨喜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基础分,基本的礼仪要讲,多微笑,不要唯唯诺诺,敢于直视考官,保持眼神交流。
面试穿正装一般不会出错,中规中矩即可,不要在着装上大做文章,需要的就是沉稳干练,大方得体,整体形象挺重要的。男生要保持衣冠整洁,正装不要皱皱巴巴的,前一天晚上熨一下。女生不要化太过花里胡哨的妆,什么浓颜妆、烟熏妆都先放放,妆容大方,能够提气色即可。
最后我想说有些事情只有切身体验过才知道个中情况,听再多别人的意见也只是别人的,不论难易,想考三支一扶就尽快去准备,加油!
上一篇:三支一扶和省考哪个难(三支一扶考试难吗考上之后待遇如何?) 下一篇:三支一扶备考(江西三支一扶有没有好的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