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信息 > 湖州高考填志愿(湖州考生高考志愿如何填) 湖州高考填志愿(湖州考生高考志愿如何填)

湖州高考填志愿(湖州考生高考志愿如何填)

  |  高考信息


  3小时公益讲座

  名师团的填报攻略

  让家长大呼“好及时”

  线上+线下

  当天仅直播就吸引近7万人“围观”

  7月25日,高考分数公布前,由市教育局和本报联合打造的“名师帮帮团2.0版”开讲高考志愿填报。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开讲的方式,面向湖州高三学子及其家长讲解高校录取的特点,聚焦考生、家长最关注的内容,送上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方法。

  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当天,在城图广场新时代明实践中心报告厅,2位名师结合多年指导填报志愿的经验,为大家送去高考志愿填报攻略。3小时的专题讲座中,现场家长积极互动,线上观众也通过“南太湖号”客户端直播后台和老师们交流,给讲座点赞。据统计,此次活动收看人数近7万。

  当晚,浙江省2020年高考成绩发布,不少湖州考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为及时整理讲座精华,让更多的高三考生及其家长了解高校招生政策、志愿填报技巧等,现将二位大咖的讲座内容梳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了解数据 掌握信息 志愿填报时要细心

  01

  主讲老师 王强

  高级教师,曾任湖州中学副校长,现为湖州市教育督导与评价中心专职督学,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首届本土家庭教育名师和“湖州37度心理”发展部部长。他长期开展高考志愿填报研究,善于用数据说话,具有丰富的高考志愿填报实践经验。每年都要举办多场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和填报志愿辅导讲座,受到学生和家长广泛欢迎。

  “原本高考结束让考生和家长能松一口气,但这段时间,家长和考生也要打起精神好好研究志愿填报,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能了解更多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方法。”7月25日上午,王强老师为高考生志愿填报“支招”。他表示,填报志愿首先要掌握高校招生录取的政策和规则。

  王强老师先用一组数据精要解读2019年高考录取工作的情况。“2019年浙江省共有32.51万考生,实际总录取30.87万人,其中普高统一招生录取25.37万人,录取率为95.50%。”同时也分析了去年一、二、三段录取情况。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他认为,超二段线15分以内的考生上本科的可能性较低。

  “2020年是新高考的第四年,也是政策微调后的第一届,学考、选考分卷考试,高校专业选课要求大幅度改革。2017-2019年的多个规则已经不适用2020届学生。”那么2020年高考录取政策有哪些改变呢?王老师总结道,高校专业要求从四类变成六类,增加了必选2和必选3;“自主招生”改成了“强基计划”;“三位一体”学校有调整,比去年少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于选考选择了物理的考生,王老师表示祝贺,他解释道,必限物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计划数由2019年的4000人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3.7万人左右。

  对于家长最为关心的“志愿填报时要注意的因素有哪些”的问题时,王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提出,考生要关注6个方面:区分名次与位次、查阅高校章程、适合填报的学校、用好一分一段表、用好二本参考以及其他关注的方面。

  “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了解和比较位次。”王老师说,了解的内容有高校章程、高校招生录取和志愿投档规则、高校的层次和实力、招生计划数是否有变化、是否要面试、有无特殊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平台、浙江教育考试院网、各高校官网等网络平台供家长了解具体情况。“这些资讯和平台信息要结合你们自己的家庭情况综合进行判断。”王老师还提醒家长要用好由省教育考试院出版的两本书《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档及专业录取情况》《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以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的“一分一段表”(每个批次都有此表)。

  他还提到家长在查阅学校时,要注意区分大学分校与大学校区,有些高校的分校毕业证书与本部一样,但分数线会低于本部,同时也列举了相应的学校供家长参考。同时也提醒家长和考生,要及时关注浙江招生网,不错过关键的时间节点。

  讲座王老师还讲解了提前批填报志愿的一些机会,如公费师范生、湖州的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湖州定向招生基层卫生人才。这些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确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冲、稳、保”三段式填报

  高考志愿选择有方法

  02

  主讲老师 叶军

  省内著名志愿填报专家,高级教师,曾任安吉高级中学副校长,现为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市中学历史学会理事。工作26年来,任教高三毕业班16届,有二十多年志愿填报辅导经验,对浙江省新高考背景下的选课指导和高考志愿填报颇有心得,曾被《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都市快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今年填报志愿对于许多考生来说不太容易,像我女儿如果在今年考,想进现在就读的专业就比较难了。”讲座当天,叶老师先从自身出发,代入了家长的角色和大家对话。

  叶老师首先讲解了几条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他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先关注所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运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来填志愿,查找高校时细阅读招生章程了解限制条件。对于关于学校地域选择,叶老师提到要结合现在的就业情况,给出的建议为江浙沪、北上广深;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城市由大到小的顺序填报。同时,他提醒家长,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事先充分沟通和交流,尊重孩子意见,适当引导,在意见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填报志愿。

  叶老师介绍了三种志愿填报的方式:“学校优先”“专业优先”“学校专业混合”。他个人倾向于“学校专业混合”的方式。第一步,根据成绩排位选择不同梯度的学校。“可以圈定15所左右的学校,再从这些学校里选定专业。因为现在大部分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很多专业都比较雷同,所以先把院校范围圈定,然后再进行专业筛选。”第二步就是在划定的院校范围中筛选不同梯度的专业。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结合考生自身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然后根据专业录取分数高低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第三步可以确定最终80个志愿顺序。叶老师建议采用前30个志愿可以冲一下;再用30个左右志愿作为稳妥的志愿;最后20个左右志愿来保底。

  “平行志愿有80个填报,那如何确定志愿的顺序呢?”现场的家长提出了疑惑。叶老师告诉大家,对同一个学生而言,80个志愿虽是同时投档,但要按照1至80的顺序依次检索,哪所学校的专业上线则投档至哪所学校。所以在填报时,注意拉开档次,合理设计相邻志愿的“梯度”,从前到后,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则。值得提醒的是,志愿梯度不仅指院校也指专业。同一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排名必然不一样,同样也要考虑从高到低的顺序。

  “家长可以通过‘分类分层’的方式。”叶老师说,首先确定高校的层次,按照C9、985、211、双一流、省重点、普通“大学”、公费学院、独立学院、民办本科、公费高职、民办高职的层次往下填报。

  在现场,叶老师也整理了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并一一回复。例如关注学校优先还是关注专业优先?按兴趣还是按“热门”选择专业?大学分校/分校区/独立学院傻傻分不清怎么办,它们的毕业证一样吗?是考虑选择本省院校还是外省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吗?(详见下例举)

  叶老师还专门讲解了填报志愿的几个误区及注意事项:学校和专业是不分批次的;一段线并不等于一本线,二段线也并不等于本科线;80个专业平行志愿全部采用1:1的比例投档,大大降低了退档的风险,但理论上依然存在退档风险;家长在参考前两年的位次号要有预判,留有一定的空间,不采取极端填报方式;不填错学校名称和混淆学校性质,注意高校专业的学制年限。

  03

  讲座后的互动很热闹这些问题或许也是你关心的

  问: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了,是否一定要填报通过的这个学校和专业?

  答:如果考生最终考取的成绩、位次水平超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学校专业,可以选择不填报。

  问:填报志愿时关注学校优先,还是关注专业优先?

  答:对于高考成绩相对较好的考生来说,可以更加注重学校,而对于一般成绩的考生来说,专业选择比学校选择更重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问:按兴趣还是按“热门”选择专业?

  答:首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选自己有兴趣,前景又不错的专业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事先充分沟通和交流,尊重孩子意见,适当引导,在意见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填报志愿。

  问:大学分校、分校区、独立学院有什么区别,它们的毕业证一样吗?

  答:新高考下,学校不再分批次,在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在一段志愿填报时全部推出。家长和学生要正确辨别学校的办学性质以及就读专业所在校区的位置。分校分为校名完全一致或是以××大学××分校命名两类,有些院校招生计划分开,投档线不同。校区基本表现为××大学××校区,第一类招生计划单列,与本部招生分开填报,招生分数比本部要低,毕业证与本部是一样的,不会注明“校区”;第二类招生计划不单列,只是有些专业放在这个校区学习,毕业证与本部也是一样。

  独立学院一般表现为××大学××学院,目前独立学院(也叫二级学院)所颁发的学历和凭在社会认可度上低于公立院校(一级学院),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主要还是在本科二批招生(原先的三本),少量获得本科一批次招生资格,其生源质量相对于一级学院还是有一定差距。独立学院毕业证和母体大学不同,注明“××学院”毕业。独立学院的专业一般都比较好。选择时,要注意学校的母体大学是哪所,注意学校所在的城市位置。

  来源:湖州晚报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湖南高考志愿骗局(高考生填报志愿时骗局)

下一篇:湘潭大学分数线(湘潭大学2020年河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