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志愿(深圳中考志愿填报避雷指南)
推荐文章
一、头部学校
1.讨论鸡头凤尾的范围,其实比大家想象的要小很多。
市面上大部分认为:深中凤尾vs高级鸡头,四大凤尾vs八大鸡头,八大凤尾vs15大鸡头……其实都是大家想多了!
真相是除了头部2.5家学校(深中实验+深外科,在顶尖高校有特殊升学渠道),没有值得称为凤凰的,又何来凤尾一说?
凤凰不是因为学校和师资,反而是因为在座各位优秀的家长和孩子!
名校效应会对头部优秀的孩子形成虹吸现象,优秀的孩子给吸到头部这几家学校去了。
2.清醒地认识高中学习生活
升上高中,三年之后的高考成绩决定因素的重要顺序如下:
(1)学生&家庭
(2)同伴
(3)学校和师资
这是为什么要考名校的原因!因为好学生都集中在名校了,四大的同伴在别的学校很难复制。
3.只看630分!(2019年及以前看600分)
大家初中报了一堆补习班,削尖脑袋往深中钻,那是为什么?当然是希望考个好大学,对吧?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出口:
630分大概率等同中大线,达中大线并不等于你能上中大,毕竟要挑专业。但想要上一个不错的学校,还能有个不错的专业,630分是底线!
630分相当于是卷面80%的得分率,高考的设计和中考一样,有80+%到90%的简单题,大家正在经历着中考,应该很明白怎么把简单题的分数都拿到。
注:新高考有两科赋分,赋完分后普遍会涨30分左右,所以总的原始分得分率还是80%。
所以总结630分是一个行为习惯正常、智力正常、接受正常教育(正常就行,不需要超常)的孩子能达到的分数。
这些条件,深中学子都具备!但深中公布的中大率是60%,剩下的40%呢?
深中值得去最关键的因素是因为那里集中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别的。
任何一个团体的竞争都肯定会有垫底,所有优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肯定会以牺牲部分孩子为最终结果。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仅仅是深中,在任何优秀的团体里竞争都是这样。
考进深中的孩子都拔尖,多少有些骄傲,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面对顶峰掉到谷底……非常考验在座各位和孩子。
我所观察到的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绝大部分有自己的主见,他不见得能听你这家长说什么。那么怎么提升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能形成合力,这就考验在座各位的智慧了。
同等智商行为习惯的孩子集中到深中,还要分出369等,你觉得还能拼啥?
当然就是拼你们呀!
优秀的孩子,除了自己本身优秀,还有来自父母家庭的助力!如果你只是把孩子丢进深中,以为可以当甩手掌柜了,那不是你家孩子在后40% ,会是谁呀?
当然,汇聚深圳最顶尖学生的深中卧虎藏龙,例如初中没补过习的内驱力强的神经大条的野生学霸,尽管冲深中,即使指标生降20分入的,也不怕。
这里谈鸡头凤尾,实际上就是你在哪所学校更有可能达到630分。
Q. 630以上全深圳有多少人呢?
A. 物理类约1200+,历史类约200。
不管在哪所学校,占据头部资源最有利,在哪里都没有躺赢!
四大里其他学校同理。
二、中部学校
四大之后直到四十大都差不多,无非是根据学校规模的大小和排名的先后能攒出1-4个好班,在这个小环境里你就不用担心受到“不爱学习的环境”的影响了;而且不爱学习的孩子除了不爱学习成绩差点到不了好班以外,人品和素质还是在线的,更何况还是深圳的孩子、还是经过中考50%的筛选,平时一起运动等交流不会因为你在四大还是四十大有什么区别。
四大到四十大有这么多所学校,选哪个呢?除了之前说过的离家近、避开新学校以外,看高考成绩,看模考成绩!先看一下我之前分享的《高中的真相》科普一下。
对个体来说高考成绩和模考成绩不一定对应上,但对几百人上千人的学校,模考成绩还是和高考成绩正相关的,在数据不造假的前提下,不存在二模比一模好、高考比二模好的情况发生!微提可能有,大的变动就不可能了。你搞学习,别的学校难道就躺平睡觉?!
国家只是说不能宣传状元、升学率,但你上高中又不是开盲盒,什么都不知道,还需要费劲看学校干嘛?以我过来人的身份再选一次,我肯定问他们要高考成绩和模考成绩!可能前面的学校我孩子的成绩还不是这么出色,他们不理我,那我就接着往后面的学校问,直到有学校肯给我看,而且数据足以说服我,让我相信孩子在这读书能获得足够的支持。正如我公众号的口号:
每一个肯用心学习的娃,都不应该被辜负!
也千万别相信“学校没有数据”这种鬼话,国家只是说不宣传而已,而不是没有!没有数据,怎么考核老师、怎么考核校长?如果没有考核,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学校,你敢去吗!
不给你看数据,不是因为看不上你家娃,就是数据太差不敢亮!
不用管学校宣传多犀利,在把心肝宝贝交出之前多问多想:凭什么去信任他?他拿了什么东西来让你信任他?
如果一问到重点就打哈哈,或者不是正面回答而是反过来诘问你……这些学校都可以直接pass!
啥实质的都没有,却让你信任他或不断和你强调“相信”的力量,那是骗子的话术;老实人面对质疑时,都会主动亮数据,生怕你不相信。
再附上科高尚校长美篇里透露的数据:深圳市每年上985大学约3000人,上211大学约8000人,上高优线约11000人。
中考录到哪个学校没关系,高中翻篇重来,争取成为前8000名,考上985211!
三、尾部学校
这里还真得看高优率(特控率),因为学习动力强和习惯好的孩子已经给前面学校搞得差不多,真攒不起哪怕一个好班了,学校整体氛围变得至关重要!
能上高优线就是深圳前11000名,跑赢中考!
附上一位读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很有启发:
我一婚都没结的给我推初中择校干嘛。感觉现在填个学校咋那么多事???我当年读书不是就是四大+区重点八大么?其余的学校不都差不多么?看分数线能上四大四大,不能就看看八大。无论四大八大其实高中进去正常学,考个不错的大学都问题不大。我初中同学当年拿了学校指标生(但总分就比我高2分)上了深圳中学,另一个同学指标上了深外,高考还是和我上了一个大学一个专业,现在工作也差不多。证明学校其实影响有,但是对于已经懂事的高中生,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大。我的初中是很普通的初中,正因为这样才比较容易拿到指标生,只是我运气一般,没拿到指标生。不过有时我还挺庆幸的。因为我去了一个和我水平相当的群体。如果那时拿到了深中指标生,说不定结果还没现在好,去就是班级尾巴,老师讲课又奇快无比,可能并不贴自身学情,还打击自信心。
还有两年前群聊摘抄:
甲家长:除了学校,孩子的努力和家庭的助力才是最主要因素。四大也好,八大十五大也好,终归是体现在孩子和家庭形成的合力上。深中有个50%的所谓中大线,其他学校我敢肯定也有自己的50%。
乙家长:只有正确评估每一所目标学校的优缺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才能正确地选择志愿学校。我的理解如果孩子很自律、亲子关系融洽,遇到任何问题家长能和孩子一起面对解决,可选深中。否则,或许其他三大更严格一点的管理可能更适合。尽管存在各方面不足,但哪里又有十全十美。四大都很好,都值得孩子们去努力拼搏,最重要是家长客观真实的分析,而不是片面地被光环所笼罩,真正为孩子找到最适合的学校。
丙家长:作为曾经深中家长的建议,自制力不好的孩子,还是慎选深中。我还有一个孩子读初中,再报考高中的时候,我会选择放低一个档次,进下一档学校的重点班。通过层层筛选进入深中普通班的孩子,真的是中大是天花板!
丁评语:深中不缺牛娃,而是牛娃太多,照顾不过来,加上环境宽松,所以需要高度自律,高度内驱力。
原创不易,请多点赞!
#深圳中考2022#?#2022深圳中考志愿填报#?#深圳高中#?
上一篇:海南高考报考志愿指南(新高考志愿到底怎么报) 下一篇:渤海大学各省高考分数线(渤海大学2022年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