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信息 > 江苏高考志愿(江苏2021新高考填志愿) 江苏高考志愿(江苏2021新高考填志愿)

江苏高考志愿(江苏2021新高考填志愿)

  |  高考信息


  新高考到底新在哪?小志在之前的章里讲过,江苏从满分480(3+2+小高考)变成了满分750(3+1+2)

  但嘴上说说,哪有那么容易整明白?

  国家也为新高考操碎了心,历史上还没在高考前5个月搞过这么大规模的八省联考。名字叫“适应性训练”,就是让大家适应适应。

  联考完就整明白新高考了吗?

  不不不,一切,才刚刚开始。还有21天就要填志愿了,以前填48个志愿,还有很多人整不明白,到处问人该填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今年,要填更多志愿,更整不明白了!

  2020年浙江新高考第三年,还有7000个考生滑档!

  也就是说,7000人,本可以考得上,却因为志愿没填好,没上得了目标院校。

  你还以为只要成绩好就一定能有大学上?

  滑档是成绩不好造成的吗?不!是因为对填志愿没有花足够的工夫去了解!

  山东2020年提档线是1:1.2,这个数字注定要有20%的考生滑档,其中不乏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

  你还以为只要成绩好,志愿随便填吗?赶紧看看新高考的志愿填写,到底要准备些什么?

  01

  计划类别新调整

  敲黑板复习: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数外用全国卷,其余分历史、物理科目类是本省卷。

  以后同学相见,就不是讨论谁是科生,谁是理科生;而是分为物理类、历史类学生。录取也是按这两个类别分别定制录取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

  这就需要咱们打破理分科的固定思维,去匹配你的目标院校或专业。

  要了解心仪的大学关于你想读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如果不符合专业要求,那只能换个学校或者换个专业。

  假如你想学计算机类专业,但大多数计算机类专业都要对物理学科有要求,如果你高考选的是历史,那就只能886。

  先看目标院校专业的官方要求,不合适就立刻换目标。

  02

  填报方式新搭配

  继续敲黑板复习:新高考志愿填报,不再按“院校+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啦,而是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

  听起来有点复杂?

  不要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看看同样规则下,2020年天津考生是怎么填的?

  如果你想进北大的工科试验班,那必选科目是物理,在填报的时候就要写北京大学2组+工科实验班类。

  “院校专业组”是为了让咱们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排列优先级。

  以前有人想读计算机,但由于分不够,接受调剂,就去了自己不喜欢的地质专业,遗憾很多年。

  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即使滑档,也是这个专业大类的组里调剂,避免了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的尴尬。但如果不服从调剂,滑档的风险就更高。

  03

  志愿选择多5倍

  为了与“院校专业组+专业”相适应,江苏新高考有了更多的志愿选择: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由原来的8个院校志愿变为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而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只填本科志愿,要填满240个专业志愿!

  240个怎么填啊?这么多!

  我们看看邻省山东的志愿变化,做个参照:

  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从“院校+专业”变为“专业+院校”,单单顺序的变化,志愿选项就从原来的1200余所院校变为了现在的25000多个专业。类比咱们省,可供填报的志愿数量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40个空!!!20000多个选项!!!

  我们填志愿该如何下手啊?光写恐怕都要写一天了吧!

  一天看1000个选项,看完也要20天吧!还要报得好,简直是“强人所难”啊。

  不用怕,为了避免志愿填报时“一脸懵逼”,小志有几招独门秘技传授给你。

  04

  两大妙招,一步解决

  (1)科学对待分数,了解兴趣专长

  通过成绩和排名,找出适配的“院校专业组”序列。

  不要一拿到成绩、排名就打骂孩子。都读了12年书了,打骂有用的话,还等到现在?

  当务之急,是接受现状,然后制定目标。目前我们可参考的,就是八省联考成绩和省内排名,以及一模二模的成绩。

  目标制定,一定要基于考生的意愿。所以需要家长与孩子沟通兴趣、专长以及未来的就业期待等。通过“名次+兴趣倾向”的组合,按优先级列出40个院校专业组。

  (2)高校专家划重点,帮你高效填志愿

  对高校,没有谁比大学老师更了解。

  因此我们围绕高校研究专家组建了社群,由高校研究专家对大学热门专业进行解读。

  每周,我们群里会有:

  对全国高校的系列解读。

  每月,我们会有:

  高校教师给你直播解读高校和专业。

  每季度,我们会有:

  “高校名师面对面”线下沙龙分享(疫情过后)

  以及不定期的:

  985、211双一流学霸分享

  心理咨询师关于考试心态、择校心态的解读

  过往报考案例成败分析

  新高考新政策,对于每个考生和家人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有人已经摩拳擦掌,而有人还一脸懵逼。

  有人怪父母不关心高考志愿填报,有人怨孩子读了12年书还要靠父母!你是这样的家人吗?

  还有21天拿到高考成绩,你打算懵懵懂懂,把志愿交给不确定性;还是气定神闲,走向笃定目标?

  快来加入高三升学帮,父母陪孩子并肩作战!


上一篇:江苏高考录取志愿指南(江苏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和时间安排)

下一篇:江苏高考志愿书(实例详说高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