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信息 > 2020高考填报志愿指导(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2020高考填报志愿指导(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2020高考填报志愿指导(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  高考信息


  高考成绩即将出炉,高考志愿填报进入倒计时。高考志愿的填报至关重要,很多人将其称为第二次高考,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功课。那么,填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高校简章应重点关注什么?志愿填报流程是怎么样的?……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一一梳理。

  >>填报志愿时间安排

  >>填报志愿前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1.熟悉政策

  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整体的把握,如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几所志愿学校,报考几个专业等。

  2.收集信息

  权威高考信息渠道: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3.准确定位

  填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填志愿前可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省市所处的位置。

  4.了解院校

  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今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

  5.初选志愿

  大致划定一些在省内有招生计划的院校,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6.模拟填报

  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

  >>高校招生简章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高校总体情况

  如院校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等。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应关注在哪个校区就读、证书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字样等。

  院校的调档比例

  具体调档比例,不同高校的规定可能不一一样。被高校提档不一定意味着被录取,少数考生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档,因此考生应注意查看目标高校的调档与退档的规定说明,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项。

  录取加分政策

  注意目标高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是否认可考生的优惠加分。如招生章程里明确规定“提前批录取的非通用语种考生,按投档分提档,按实考分录取专业”,即投档认可加分,但专业录取时不认可。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不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可能不一样:有的只按专业成绩排序;有的只按化成绩排序;有的省外高校需要校考成绩等。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看清院校招生章程。

  单科成绩要求、外语要求

  高校许多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如有些院校的部分外语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成绩有特殊要求。

  体检年龄应届等特殊要求

  提前批录取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在体检、年龄等有特殊要求,考生要仔细查阅对照,确定报考与否。

  >>填报志愿流程

  考生填报志愿采取远程网上填报方式进行。

  考生须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直接访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志愿填报。系统不支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填报志愿。

  具体填报流程如下图: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志愿填报系统是“一个批次(段)一保存”,而不是全部批次(段)填报后统一保存,考生每批次(段)填报志愿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志愿保存,否则所填志愿无效。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填报志愿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志愿填报。漏报志愿的考生只能在后续征集志愿时填报征集志愿或填报下一批次(段)志愿。

  3.考生应增强自身信息安全意识。志愿填报要由考生本人操作,不要让他人代为操作。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更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严防密码外泄。因由他人代替填报志愿导致志愿无效或因考生泄漏密码造成志愿信息被篡改,后果由考生自负。

  4.考生要按照志愿顺序填报志愿。在平行志愿填报时,如不填报“平行志愿A”,而跳过去填报“平行志愿B”,志愿填报系统不予支持。填报专业志愿时同样不支持类似形式填报。

  5.多名考生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填报志愿时,每位考生填报志愿后一定要点击“安全退出”按钮,并关闭所有显示本人信息的页面,否则,后一位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信息可能会覆盖前面考生的志愿信息。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同时打开两个或两个以上填报页面,以免发生错误。

  6.考生在上网填报之前应先在纸上填好《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草表》,尽量不要在网上一边思考一边填报。这样既可以提高网上填报志愿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又避免造成网络堵塞。如果网上填报志愿闲置时间超过20分钟,有可能造成填报志愿信息不完整。

  7.考生应尽早上网填报志愿,避免因网络、供电等原因而影响志愿填报。

  8.对填报志愿中系统给出填报有误提示,考生应从批次(段)、计划性质、科类、院校代号或专业代号和本人情况等几方面逐一查找出错原因。如果志愿信息存在错误无法进行确认,请在修改信息后再进行确认,否则可能导致志愿信息无效或不能体现本人最终意愿。

  >>填报志愿9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专业选择不考虑孩子兴趣和性格

  如果父母违背考生的个人兴趣,让孩子选择不喜欢的专业,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误区二:填志愿是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考入什么学校,上什么专业, 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填志愿的过程中,父母是参谋,应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误区三:只看名校

  这种填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名牌” 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

  误区四: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一种约束,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误区五:全部填热门专业

  盲目挤热门专业对长远发展不利。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容易落榜。热门专业人才济济,考生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很难占得优势。

  误区六: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看专业时一定要了解其内涵,如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有无硕士、博士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居于什么位置,就业前景如何等。

  误区七:认为服从专业调剂会吃亏

  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失去进入该学校的机会。

  误区八: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投档后又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被退档的理由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误区九: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也可能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综合自人民日报、河北教育考试院、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河北新闻网,见习编辑胡劭斐)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上一篇:2020高考分数线(多省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已公布)

下一篇:2020高考填报志愿结果(2020各省区市高考查分及志愿填报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