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省考申论作文(2022河南省考申论范文)
推荐文章
年轻干部要恪守“四心”不负期望和重托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生逢伟大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始终恪守一颗“忠诚心”“为民心”“担当心”“廉洁心”,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方能深刻诠释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勇于担当、心系群众的高贵品质。
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一颗“信一辈子”的“忠诚心”。“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的政治本色,也是衡量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年轻党员干部在入党前都面对着党旗严肃地宣誓承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言必行,行必果。对党忠诚,不是空“表态”,装“样子”,始终保持绝对忠诚之心,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始终把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在行动上要发自内心的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践行党员宗旨,时刻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自觉抵制诋毁党的不良言论,做到知行合一,永葆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必须践行党员宗旨,恪守一颗“人民至上”的“为民心”。“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年轻党员干部唯有植根人民,心里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造福人民,人民至上,以平常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必须怀着“爱民、忧民、为民”对人民保持感恩心。人民拥护党,党要感恩为民,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为民情怀,才会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才会想着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把党之初心、党之使命铭刻于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放下“官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解民众之所困,以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员人生价值实现融入为民谋福祉的伟大实践中来。
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必须保持勇于担当,恪守一颗“舍我其谁”的“担当心”。古人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一旦没有担当之心,往往容易染上“懒庸之疾”,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所谓为官哲学,遇事绕着走,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担当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在当前“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需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退缩、不推诿、不躲闪,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练就“扛千斤、负万石”的“铁肩膀”,主动挑大梁、扛重担、打硬仗。“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进取之心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动力,事业是党员干部践行“为民”宗旨的平台。党员干部如果丧失进取之心,注定会精神萎顿、碌碌无为。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党员干部要强化党员担当,主动克服困难,保持干事之锐气。不能因循守旧、瞻前顾后而慢作为,更不能“前怕虎后怕狼”而不敢作为。要牢记党之使命,保持一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进取心,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之气魄,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之干劲,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员干部要发扬革命斗争时期的斗争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困难面前敢于“亮剑”,在责任面前敢于担当,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建功立业的过硬本领,以过硬的本领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必须坚持廉洁自律, 恪守一颗“一尘不染”的“廉洁心”。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对党规党纪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爱。廉政贵在自律,若我们漠视党纪党规的存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节制不了自己的言行和欲望,就会容易“出轨”和“翻车”,最后陷入腐败的泥潭。“功在勤政,威在律己”。党员干部应切实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始终对法纪保持敬畏之心,把法纪看作带电的“高压线”,绝不能触碰。保持敬畏之心,要言行一致,不能“言不由衷”。一方面要加强党纪党规的学习和研读,学深学透,知边界,明底线,知其何以为何以不为。另一方面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常修律己之德,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心中有戒律,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干净净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
上一篇:2022省考未延迟的省份(应届生直接去考公务员好吗?) 下一篇:2022省考申论卷子(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