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省考和国考任务(请问国考的行测和省考行测区别大嘛?)
推荐文章
有区别,但区别不大。
国考和省考我都参加过,开始是在职备考,准备不够充分,做了炮灰,后来辞职备考152成功上岸,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省考我参加的是广东的,就以广东为例简单说说,两者行测的内容差距主要就体现在题量题型和成绩计算上面。
1. 题型题量
国考的行测试卷是120分钟,135(130)道题 ,广东把战线缩短,90分钟100道题。
国考的考察重点是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在题量上占比很大,而广东省考的考察重点是判断推理,增加了数字推理和科学推理两个特殊题型。
2. 成绩计算
国考:
一般职位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公安机关职位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公安专业科目成绩×30%
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广东省考:
一般职位笔试成绩=行测×60%+申论×40%
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存在专业科目考试职位总成绩=笔试成绩50%+专业科目成绩×30%+面试成绩×20%
广东省考的成绩计算方式决定了行测科目是备考的重点。
看题主的意思,是国考和广东省考都想要参加,这两个考试的时间正好错开了两到三个月,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完全可以先按照基础、提升、冲刺三个阶段安排共同的学习内容,准备完国考之后再对广东省考进行补充性的学习,下面我就来讲讲具体的备考策略。
行测备考策略:正确率、速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 基础入门阶段:华图《模块宝典》
新手小白入门的第一步都是三大机构的基础教材,它就像是餐桌上的大米饭,不是什么诱人的主菜,但没有也不行。
我用的是华图的《模块宝典》,经过一代代改版,知识点体系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了,重要的部分也都用红色做了标注,看起来一目了然。课后题都是真题里难度较小的基础题型,看完教材去做题也能对所学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打基础,把除常识外的四本模块宝典全部看完了,课后习题也做了练习,一整套流程下来对于行测几个模块的考察方式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的短板是哪个模块,在后面的复习里又对最薄弱的数量关系模块进行了针对性地学习。
2. 技巧提升阶段:《阿甘上岸说》+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
想快速把行测分提上去,把阿甘讲的方法吃透再配合刷题达到熟练运用就够了。老师结合经典真题帮助理解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讲的解题思路有很强的的可借鉴性,配合刷题练熟之后见到同类型的题目举一反三,半分钟搞定不是啥问题。比起依靠所谓的“题感”,用技巧做题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正确率也能提个40%,我那时候学了半个月到后期模考分数都维持在75+了。
阿甘我是和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搭配使用的,行测5000题的设置非常合理,分为夯实基础和高难进阶两个部分,每节课后,我都会在5000题相应模块的夯实基础部分做100道题,通过这些比较基础的题目熟悉新学的做题技巧。
等把所有基础题中暴露出来的学习问题全部解决,技巧掌握得比较扎实之后,再去做高难进阶的部分,这些题目中用到的技巧内核没有变,只是在设问上更加灵活,练得多了就能第一时间判断出适用的技巧,迅速得出答案。
3. 冲刺模拟阶段:国考真题套卷
考前一个月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刷真题套卷。为了检验做题速度,我每次模考都会计时。
根据模拟的情况,做题的顺序我是一直在调整的,最后我选择按照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常识的顺序来做题,根据每张考卷的具体题目,有时候需要有选择地放弃一些从性价比不高的题目,比如某道难度较大的数量关系题和计算复杂的资料分析。
真题卷除了练习速度,错题也不能忽视,不仅要把题弄懂,更要分析题目背后存在的错误原因,遗漏了的知识点和技巧要重新回看教材和阿甘。
4. 辅助工具:李梦娇常识课+粉笔APP
前面有夸到华图的模块宝典内容详实,放在别的模块是优点,放到常识部分就是个灾难了。常识部分我是不看教材的,直接听李梦娇的常识速记课,她只讲解常识最有可能考的高频考点,这些考点配合口诀背起来会轻松一些,做卷子时也能命中七成的题目。
我用的教材很多都是专门针对国考的,一些广东省考的特殊题型就直接粉笔APP上进行练习,刷题可以自选题型和题量,非常方便,数字推理、科学推理这些不太熟悉的题型,错题看视频解析,老师直接演算做题全过程,非常清晰易懂。
国考时做模考卷比较浪费时间,但广东省考前还是可以参加粉笔模考的。一方面大部分的备考任务在准备国考时已经完成,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做模考题;另一方面广东省考题目本身就比较新颖,真题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参加粉笔的模考有利于保持做题手感。
5. 广东省考特色题型讲解
(1)数字推理
广东省考对于数字推理题考查不论是题量还是考点都非常稳定,多重数列、多级数列、递推数列、幂次数列、机械划分等是常考题型,考察的难度都比较低,作差规律可以优先考虑。
数字推理了解可能考察的数列形式及具体解法后,用粉笔APP和真题卷进行相应的刷题训练即可。
(2)图形推理
广东省考的图形推理题目比国考更加灵活,难度比较大。
在普遍的位置(平移、旋转、翻转)、样式(遍历、运算)、属性(对称性)、数量(点、线、角、面、素)、特殊规律、空间等角度中,广东省考以数量和位置规律为考察热点,必须要先掌握各考点的图形特征,熟练掌握所有常见考法,再进行真题练习。
进行真题训练时不要去做“位置规律”、“样式规律”这样的细分题型训练,直接在粉笔APP上选择图形推理这个大类,锻炼自己发现图形规律的能力。
(3)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主要考察一些理科相关的知识点,在公考整体偏的趋势上,广东仿佛一股清流。
从整体题量来看,科学推理的考查比重还在逐渐上升,乡镇卷从一开始的5题上升至现在的20题,县级卷从5题上升到10题,近两年的题量基本趋于稳定。
从考点来看,主要考查物理学科,内容包含力学、运动学、电学、光学、声音、物态变化等;其次是化学,考查内容比较贴近生活,例如物质性质和用途、实验现象和操作等;然后是生物和地理,同样比较贴近生活实际,例如生物考查过血型、酶的活性、遗传病等,地理主要围绕自然地理,例如环流、地转偏向力、雪线等。
这部分可以去找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材来看,广东省考的内容没那么难,和初中知识点高度重合,比看机构总结的知识点详细多了。
申论复习策略:以材料为经,以语言为纬
1. 基础入门阶段:粉笔《申论的规矩》
申论教材里粉笔《申论的规矩》是编排最好的一本,真正的新手必备,这本教材从国考大纲讲起,如何审题、如何归纳要点,完整讲解做出申论客观题的每一步骤,在最短的时间内帮新手建立申论的做题思维。
这本教材里的每一道例题都值得反复推敲,建议先不看答案自己做一遍,然后对照书中的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审视自己的做题思路有没有偏颇,好及时改正。
随教材赠送的申论规范表达小册子也非常好用,规范词用在答案里答案会更加简练、准确。
2. 技巧提升阶段:粉笔《决战申论100题》
申论科目唯一需要的技巧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大量的题目训练才能够养成。
各题型的练习我用的是粉笔的《决战申论100题》,题目都是国考和各省的真题,答案编排依然是粉笔详细严谨的风格,比较好的是,这些申论题也有视频讲解,感觉上比看字更能听得进去理解得更快。
除了常规的做题、分析答案、修改答案之外,每篇材料我都要进行二次分析,不局限于题目的设问,把材料中出现的层次、背景、问题、措施都标注出来,练习分析材料的速度。
3. 冲刺模拟阶段:国考真题套卷
模拟训练的时候依然是要计时,这里需要缩短的是阅读材料、思考题目和组织答案的时间。
老实说,国考卷中的大部分题目在刷题的时候都已经见过了,在做的时候速度会比做新题更快一些,真正在考场上时需要更紧张一些,为大作留下足够的时间。
4. 辅助搭配: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半月谈公众号
人民日报评论和半月谈的公众号对于申论的公写作题型、大作,甚至是客观题的语言组织都有积极影响。
每天我都阅读当天的推送内容,人民时评的章架构比较完整,可以作为大作的例,里面的分论点和好词好句也可以摘抄出来进行背诵,用在自己的作当中。
人民论坛和半月谈的锐评篇幅较短,可以作为公写作的参考,章里的一些规范性表述也能够用在客观题的总结部分。
5. 广东省考申论特色
1. 广东省考主要考察单一题(问题、危害、意义、对策)和章写作(议论、策论),省考前需要加强这两种题型的训练,综合分析题和公写作考察频率较低。
2. 广东省考的申论难度不大,不需要过多的提炼总结,绝大部分的分数可以通过原简单转化而来。客观题只需要做到要点完整、条理清晰、不超过字数限制即可。
3. 县级和乡镇的申论题型不太一样,乡镇是没有大作的,可以省去这一部分的准备时间。
县级的考试倾向在向当地的政策情况倾斜,去年大作的题目是“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多多关注广东省的时政信息,切入点和论证素材就能比较多。可以下载一个学习强国,里面有本省的政策内容和典型事例,是搜集大作素材非常便捷的一个渠道。
我的备考经验就分享到这里。
其实大多数应届生准备公考都不会超过6个月,题主目前大二,如果能把长期枯燥的备考生活坚持下来,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绝对都能信手拈来,那就先在这里提前恭喜啦!
上一篇:公务员相似的(选调生和公务员一样吗) 下一篇:公务员省考和国考怎么选(国考公务员和省考公务员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