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分值区别(河南省考与国考差距大吗) 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分值区别(河南省考与国考差距大吗)

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分值区别(河南省考与国考差距大吗)

  |  省考信息


  国考和省考不都是考行测和申论么!没啥差距!

  要说有差距也是岗位待遇差距,毕竟国家公务员享受的待遇会比省考的公务员好的多。

  所以我们大可以同时报考国考和省考,然后再依据考上之后的职位来选择要不要去入职。

  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同时备考国考和省考。

  先说行测

  《行测》:总分100分,一般分为五个学习板块,言语理解及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

  行测它是技巧性很强的科目,所以要多做题来巩固技巧公式的运用,但是也不能光刷题,从而轻视技巧公式的学习。要知道不学技巧,即使是刷一万道题目也不一定能两手抓好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下面我逐个进行简单梳理一下行测的5个模块:

  言语理解及表达

  可以说这是行测中占比较大的板块,也是能多拿分的部分。

  主要侧重考察成语、词语运用、把握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和语里面的很多知识点很像。

  这一部分对于字能力强、语感强和积累丰富的同学很有优势。这一块我建议除了将行测教材里面涉及的成语词语等进行摘抄积累,还需要将国考省考训练题、真题里面尤其是做错的知识点进行专门的摘抄,最好动笔积累增加熟悉感,后期进行不定时的复习。

  我摘抄了三页信纸,发现好多题目都是那上百个词句转来转去的,这对于我提升正确率有不少的帮助。

  言语这个版块无关智力和反应能力,细心认真动笔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这一块能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

  数量关系

  这一块说白了就是考察做解数学题的能力。除了反应能力快、数学能力很好的同学,这一块能得高分是非常难的,因为拿国考而言,20道数量题要求在20分钟做完,很多题目还是奥数题,是非常难的。

  有那么一句话,要么10秒钟看出答案(出题人不会让你那么好过的),要么就放弃吧,因为考场时间真的紧张。

  对于数学不太在行的朋友,在数量这一块一般情况能有20%—30%的题目是能做的,剩下的基本做不出来还浪费其他答题时间。

  那么就一定要听听针对行测的技巧公式学习的江鸣百技斩,绝对是行测高分必备。江鸣讲课都是把最具有实操性的技巧还有步骤列出来,我搭配着高质量的真题进行实操,提分杠杠的。

  我听过江鸣讲的数量关系部分,发现了用技巧去计算特别简单,像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等等,以前我是10分钟一道数量关系题,现在可以在3分钟内就速算出来,还能保证正确率。

  讲真的,我在跟着江鸣的课学完后,我是成功突破55分的瓶颈,拿到了75+的高分~

  判断推理

  这一块主要考查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的能力,涵盖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更多是考查逻辑分析能力。

  这个版块也是占比较大的,会做的拿分很高,不擅长的会错不少。这一块需要多做题、刷题。

  我做的是华图判断推理1000题,即各种公务员考试真题集锦,每天刷80道,也别多,多了会吐。然后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反思,看看在哪点上出错了。

  选择每道题还有扫码视频讲解服务,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看看教师讲解分析,争取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个版块和数量关系不一样,一个类型搞懂了,就会解答相同类型的,如知道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相关题目就会做了,只是题目不一样。这一块应好好把握,尽量争取正确率到80%。

  资料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试卷会给几个图表,然后根据图表出一些题目,这一部分难度不高,唯一的难度在于时间非常紧张、计算量有时非常大,技巧性有点强。

  这部分题型一般在10到15题,也是拿分大块。对于资料分析,唯一的诀窍还是在于刷题和总结。

  计算题很多都会有专门的公式能简化运算,快速选出最终答案节约时间,教育机构教师都会讲这一块,华图行测教材里也把所有的公式都总结好了,就等着实战运用。

  还是需要多刷题,每次训练可以限定考试时间,模拟做题,以一套试卷的资料分析题量为一个周期,一天两至三套都可以,看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错的多的更应该加强反思和训练题量,这一块就是靠练、总结和再练,把正确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这一块必须保证80%的正确率。

  常识判断

  有些省份叫做公共基础知识,会有一些区别。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化、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一句话:大框架下的“天马行空”和包罗万象。

  这一块没有专门的方法去应对,主要就一点:刷题和多积累。这一部分我最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复习的全没考,考的好多不会。

  因为出题范围太广了,有时甚至严苛到一个常人无法关注到的点(谁也无法保证出题人的套路哦)。

  这一板块我把华图教材常识部分全部梳理了一遍,根本无法都记住,只能把一些认为重要的加深记忆(即晓得有这么个事儿),经常会忘的。

  我就每天抽一点时间看看,不为别的,就为加深熟悉感。另外就是刷题了,除了刷华图常识1000题,粉笔公考app手机客户端常识刷题,也是个非常好的工具,里面大概有好几千题,这个就要根据个人承受力来刷了,我建议一天最多100道吧。

  总之常识题的正确率跟运气成分很大,有的同学喜欢看新闻的往往这部分有一定优势。

  再说申论

  《申论》: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议论还是有不少区别的,申论的题型范围比前者要大,有点像议论加阅读理解的题型。

  主要考查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以及写作能力,往往涉及某几个社会现象和问题,要求应考人员从公务员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包括写作。

  申论答题的程序性、规范性(套路)比较强,这点需要明确。不按照标准形式来,往往会加大失分的风险。

  在这一板块有点复杂我只聊聊自己的经历,我采取的方法是刷题、反思以及背诵重点段落。

  公考不管哪个部分,保证一定程度的训练题量是必不可少的,买的教材会有详细的申论解答方法,这点值得好好钻研。

  其次配套的申论训练书里面会有各类真题和模拟题,建议尽量多做真题。做完之后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主要看采分点是否契合,要反复多做多反思,这是针对前面材料题型的。

  对于大作,平时喜欢动笔写写时政章的同学很有优势,这一部分说白了跟议论非常像,通常800—1200字的篇幅。

  要求论点突出、说理明晰、层次分明以及语言优美。我的笔还是差了不少火候,挤牙膏似的写那指定不行的。

  对此,我主要采取分类形式,选取一些其他人写得非常的章进行素材的积累,分为青年担当、化传承、新科技、家风道德等类别,每一个都会摘抄一些比较经典的段、案例,将其背诵下来,再融化成为自己笔下的字素材。

  备考期间我摘抄了接近1万字的素材内容,每天早晚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抽背和模拟,能达到大部分内容只要头脑能get到那个论题,就能提取到相关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去。

  个人认为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就是需要花时间精力。(那个摘抄小册子被我翻烂了,书包里永远带着它,疫情期间无法返校拍出来了~)

  好了,最后再说一句:你们不点赞,我就朝你扔泥巴,转头咒你考59!!!


上一篇:国考和省考是同一套书吗(国考与省考的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区别(国考和省考的这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