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国考的要求(哪些专业考公务员有优势)
推荐文章
前些天有位读者找我聊天,说我账号没有新东西。
但我账号一直在保持更新,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一直都在写备考的内容,应该像其他号一样写点新的。
比如体制内如何面对领导,如何与同事和谐相处等一系列体制内生存法则。
但我觉得,开这个号的初衷就是想给还在考公务员这条赛道上苦苦坚持的人一点精神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于我个人而言,备考的时间还长过我进体制内的时间,备考过程中很多痛点我深有体会,但体制内的其他规则我自己都还弄不明白呢!
所以我不想班门弄斧,去搬一些我自己都没亲身体会过的“金科玉律”来充实章内容。
我更希望把这个号打造成所有考公人的“上岸加油站”和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
前段时间,我发了征稿函,但投稿的章不多,可在留言区却有很多网友说了自己上岸的故事。
这几个月来,我也收到了全国各地无数考公人的咨询,有些问题留言我精选出来,在留言区里其他网友也能给意见。
但有些问题因为涉及隐私,不好直接放出来,但可能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所以我打算把一些典型的上岸故事及问题整理出来,写成《亦晓树洞》专题,素材足够的话每周发,不够的话就积累到够时发。
希望你们的考公故事能让更多人知道,从而激励更多人,更希望你们的每个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
《亦晓树洞》欢迎大家倾述,所有的留言及提问,都可能会被写成章发出来,留言及提问即默认同意这一点,涉及隐私的会马赛克大家不用担心。
今天是第一期,一起看看读者都有哪些问题和故事。
01
读者问题:不想在医院值夜班了,想考公务员,问成人本科学什么专业好?
这个问题不仅是成人本科,也面向所有高考过后准备填志愿的准大学生们。
考公务员专业确实挺重要的,每个岗位几乎都会设置专业要求,专业不对再高的学历都是白搭。
之前接过一个艺术类考生的咨询,美术类研究生学历,但可报的岗位寥寥无几。
所以如果以后立志想考公务员,从报志愿开始就要重视。
通过对近几年国考省考岗位的统计分析,在考公中相对占优势的有以下专业:法学类、汉语言学类、工商管理类、财会审计类、经济学类、计算机类等。
以上专业仅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招考岗位多不代表就很好考,只是相对可选择的岗位多一点而已。
因为这些专业中,有很多是很擅长考试的人,竞争程度也不小。
像我就是法学专业,队友是土木工程的,大四那年第一次考公务员,我笔试的分数比他高了8分+,但他岗位排名第二顺利逆袭上岸,我排名81,兜兜转转考了7年。
02
读者问题:异地的选调生,有必要去吗?
这个问题来源于我这篇章这4类人,建议不要再坚持考公务员了,其中说到不建议“曲线入编”。
但异地的选调,跟章里的情况又不一样。
我说的主要是那种为了编制,委曲求全先到三四线城市,生活、工作都很憋屈,也无法定下心来,总是想着调回来。
但不是说不能到异地谋生,事实上大把远离了家乡到外地发展的人。
我现在所在的城市,离老家400多公里,在这里读大学后就一直留在这里工作。
要不要异地,只要问问自己:如果一辈子在异地的那座城市扎根生活了,愿不愿意,能不能接受?
可以的话有好的就业机会就毫不犹豫地过去。
虽然大部分人都想着留在熟悉的老家,但成年人的生活有时没得选择,为了理想或者就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些妥协。
有句话说:故乡容不下我的灵魂,他乡容不下我的肉体。
但愿这只是在开始时,如果这辈子注定要远行,那就努力把灵魂与肉体都融入到你的第二故乡里。
03
读者想法:专业差的是在渡劫,考上了就实现财富自由。
前半句有点道理,后半句就纯属想多了。
如第一个问题,专业不对口在考公中确实不占优势,一些太偏的,太冷门的只能去考三不限岗位。
在考公中,限制越少的岗位竞争越激烈,三不限岗位首当其冲,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下,对手太多要上岸难度确实不小。
但历经千辛万苦上岸后,是不是意味着能实现财富自由?有这种想法的恐怕要失望了。
公务员的优势是稳定,正常情况下月初就会发当月的工资,有个别地方在特殊情况下偶尔会拖欠。
但绝对不属于高薪行业,最多只能算“起点高,发展稳”而已。
刚毕业时,进入体制内或许比大部分企业的工资高,但企业的同学工资可能是呈45°角上涨的,公务员的工资没升职的话大概就呈5°左右,还不一定一直在增长。
在如今反腐倡廉力度如此大的情况下,公务员的工资能支撑起你过上稳定及稍微体面的生活,但普通人想实现财富自由,别进体制,没这个机会。
第一期的《亦晓树洞》到此结束,很多之前的问题我会继续在下一期写出来。
针对读者的问题,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里友好地发表意见和交流。
如果你有问题,也欢迎提问。
上一篇:公务员国考满分(公考大体介绍) 下一篇:公务员国考省考区考(省直公务员与市直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