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考信息 > 参加省考应届生身份问题(考公考编过程中最常见的10个应届生身份问题答疑!) 参加省考应届生身份问题(考公考编过程中最常见的10个应届生身份问题答疑!)

参加省考应届生身份问题(考公考编过程中最常见的10个应届生身份问题答疑!)

  |  省考信息


  #时事热点头条说#

  问题一:现在刚大四,可以以应i届生身份参加考公吗?

  可以报考,如果成功上岸,只要在2024年7月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就可以走入职手续。

  问题二:毕业一年,还能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国考吗?

  从2023年国考岗位限制条件来看,应届生岗位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限定了2023年应届毕业生,也就是只能2023年毕业的学生,这种岗位不可以报考;另一种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没有明确年份。那么,除2023年当年毕业的应届生外,还有以下3种情况也可以应届生身份进行报考:

  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二是2022年7月31日至2023年7月31日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三是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三、应届毕业生签订了三方协议,会影响考公吗?

  完全不影响。三方协议只是一个约定,并不影响应届生身份,依旧可以报考相关岗位。但是如果一旦考上,三方协议的解约流程就比较麻烦,可能还会面临赔偿。

  四、签了劳动合同,单位缴纳了社保,还算应届生吗?

  缴纳了社保,就不再拥有应届生身份了,无法报考限制应届生的岗位。

  不过福建比较特殊,最近出台了一个新政策,即使缴纳社保也不影响当年毕业的应届生身份。但目前,该政策仅适用于福建省的招聘,不适用于国考或其他地区,具体还是要以公考为准。

  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报考福建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央企在闽机构的当年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其应届生身份认定以本人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为准,即当年度应届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不影响其应届生身份认定;上年度毕业生具有工作经历以及社保缴交记录的,可报考应届生岗位,鼓励应届生尽早尽快就业。

  五、报名时没签合同,等成绩通知期间签了合同,还算应届生吗?

  一般体制内招聘的公告上都会明确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很有可能签了合同之后,资格复审就过不了。不过主要还是看单位严不严,可以打电话咨询招录单位,比如有的单位就只是要求“以报名时的身份为准,不影响后续资格复审”。

  所以,如果有不懂的,建议直接打电话咨询报考单位组织部人社局,多打几个电话,确保信息准确。

  六、本科毕业2年,交了社保,然后去读全日制研究生,硕士毕业的那一年算应届毕业生?

  当然算!很多人毕业后对当下工作不满意,为了获得一个应届生身份更好找工作,就会选择重新读研,当研究生毕业那年又可以获得应届生身份,可以参加校招、国考、省考、国企、央企等。

  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报考非常有优势,①既可以以本科专业报考,也可以以研究生学历报考;②岗位选择面更宽,有很多岗位仅限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考;③毕业当年可以获得应届生身份。

  七、从国外读书回来,算应届生吗?

  在规定的时间内(具体以公告为准),取得国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比如2023年国考中,如果能在2021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外学位并完成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的岗位。

  八、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了,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吗?

  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和报考指南相关政策,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在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两年内,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基层四项目: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

  九、服务基层项目没有期满,提前退出,还算应届生吗?

  当然不算!服务期没有结束就退出,属于违约,自然不能享受相应政策,不能算应届生。

  十、往届生考国考就没有希望了吗?

  2023年国考招录情况来看,一共招录3.71万人,其中仅限应届生的岗位有2.5万人,占了招考总人数67%。限应届的岗位确实比较多,但是往届生也还有33%,主要集中在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这3个系统。

  所以,往届生只是竞争比较大,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更多体制内干货资讯经验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麻瓜职场


上一篇:参加2021年省考联考(2021年多省公务员联考)

下一篇:参加省考怎么样选岗(2022省考选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