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谈谈公务员的优越感)
推荐文章
⒈这几天,有一个公务员,全国“出名”了。起因是这个公务员相亲失败,口无遮拦地讲出了一些涉嫌歧视女方,自己作为公务员好像具有极大优越感的话语。微信被曝光后,全国哗然,男公务员所在单位不得不出面向全国网民道歉,他也被责令写出检查并等待处理。
⒉一个区级普通公务员,为什么会睥睨其它职业,产生爆棚的“优越感”呢?我想,这名公务员可能把自己等同于古代的“官大人”了。
⒊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说:“学而优则仕。”在古人的心目中,读书好了就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一个读书人最好的选择。在古代社会,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否则科举考试也不可能延续一千多年。
⒋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主要职业只有当官、当兵、务农,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基本上就只有仕途这条道。古时科举考试是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有点类似于当今的高考。考中举人后,就有可能做官了,“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如此疯颠就是这个缘故。由于读书人出路单一,基本上都只有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条路可走,所以就出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一个人一旦中了进士,将在全国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得意忘形不可言表。“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赏尽长安花”就是这种状况的体现。考中举人和秀才的人数,在各省也是不多的。“学而优则仕”的官员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他们是读书人中的翘楚。当今高考,各省状元不也是受人仰慕,有的还把考生所在的小区改名为“状元小区”了。
⒌当今社会,公务员等同于古代的官员,是“学而优则仕”出来的吗?显然不是。
⒍现代社会,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社会,职业的划分多种多样,人才的分布也很广,公务员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并不能凌驾于其它职业之上。每年高考后,成绩好的升入重点大学,成绩中等的读普通大学,不能读大学的则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大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不会选择当公务员,他们会选择金融、证券、电子、航空、航天、航海、高校等行业进入,因为这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极高,普通大学毕业生往往难以胜任。另外一些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能选择自主创业。还有的可能继续深造或者到发达国家就业。只有极少数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会选择当公务员。这样一看,现在的公务员同古代的官员完全是两码事。现在,读书最好的,基本上不在公务员里面;贡献最大的,基本也不在公务员队伍;工作难度最大的,也不是公务员岗位。……公务员有什么资本骄傲呢?
⒎一个普通区级公务员为什么如此感觉有“优越感”呢?主要在于这几年,整个经济形势不好,而公务员却相对收入较高,手中又有一定的权力,于是乎飘起来了。但这位公务员忘了,这一切并不是本该如此的,在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也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情况是不会持续太久的。
⒏今后,真正受人仰慕的,一定是“能力强、贡献大”的人,而不会是其他。
上一篇:公关国考(国考报名指南女生考公务员4大岗位) 下一篇:公务员一年几次考试(公务员考试一年考几次)